《动物育种学》实验教学大纲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6-01-13

《动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动物育种学》(Animal Breeding)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动物育种学》是关于动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也是研究改良家畜品质、控制性状发育、利用杂种优势以及培育优良新品质的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它与普通课和其它专业基础课都有密切联系,是从事科研和畜牧生产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畜禽育种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家畜育种的理论知识对实现畜禽良种化,加速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

(二)本大纲制订的依据

本大纲制定的依据国家学科目录和参考全国主要农业大学,如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动物科学专业《动物育种学》的教学大纲制定的。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和要求

本大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并掌握畜禽育种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应用与育种实践,为此要求学生掌握家畜生长发育度量的方法和体质外型特征,家畜选择的原理与方法,家畜种用价值的评定理论与技术,家畜个体选配的理论与方法,新品种培育技术与方法,杂交的方法与杂种优势利用,家畜育种规划的制定,家畜遗传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利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最新生物技术及其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等。为动物遗传育种实践与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四)实践环节

动物育种学实践动手操作与实验基本技能培训与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动物育种学课程的实践环节通过实习实验课来体现,主要内容包括家畜外貌部位识别与鉴定,家畜体尺测量,家畜摄影技术,家畜育种值估计,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的计算,畜群系谱编制等,通过实习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动物育种传学》适用于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时数为69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1学时,实验课18学时。

章节

序号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时数

讲课

实验

习题

讨论

小计

绪论

2




2

家畜起源与进化

2




2

家畜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外型

4




4

家畜的选择原理

实验一 家畜外貌部位识别

实验二 家畜体尺测量

实验三 家畜摄影技术

6

8



14

家畜种用价值的评定

实验四 家畜生长发育分析

4

2



6

BLUP育种值估计

实验五 家畜育种值估计

4

2



6

家畜个体选配

实验六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的计算

4

2



6

新品种培育——本品种选育与品系繁育

实验七畜群系谱编制

实验八综合选择指数制订

4

4



8

新品种培育——杂交育种

4




4

杂种优势利用

4




4

家畜育种规划

4




4

家畜遗传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利用

4




4

十一

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5




5


总计

51

18



69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

1.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课堂提问、讨论情况等。

2.实验成绩:包括出勤、实验技能、实验报告、实验考试等。

3.试卷成绩:课程结束后的理论考试成绩

4.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6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推荐教材:推荐使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张沅主编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动物育种学》。

2. 参考书目:

[1] 刘震乙主编,家畜育种学,全国统编教材,农业出版社,1989

[2] 常洪主编,家畜遗传资源学纲要,全国统编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 刘小林主编,家畜品种资源纲要,博士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瑞典]I.约翰森,J.伦德尔编著,浙江农业大学主译. 遗传学与家畜育种.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5] 吴仲贤著. 统计遗传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6] 师守坤主编. 动物育种学总论.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

[7] C.C.Li著,吴仲贤译. 群体遗传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8] 裴新澍编著. 数量遗传与育种.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讲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考虑课程系统性的基础上,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加强基本理论讲授和基本技能训练,采取理论讲授、实验实习、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法,突出重点,重视实用性,不但要立足当前,而且要放眼长远。本课程微观内容、抽象概念和专业术语较多,在课堂教学中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不但要前后联系、互相对比,而且要充分运用挂图、幻灯、模型等直观教学方法,并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 课外自学要求(包含作业要求)

每个章节必须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指定的参考书要进行广泛阅读,必须按时完成规定的作业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

绪论

1.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学习《动物育种学》对家畜遗传资源评价、保护、实现畜禽良种化的的重要性。

2. 基本知识点主要论述家畜育种学的目的、任务和主要教学内容;家畜育种工作发展简史、成就;家畜育种在畜牧业生产上的意义。

3. 教学重点、难点遗传变异规律与遗传资源保护、畜禽品种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与进化

1.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家畜的概念、起源,明确动物驯化的历史背景、途径,掌握各种家畜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及主要动物的驯化时间、地点及其野生祖先,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的差异。了解物种和品种概念、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2. 基本知识点介绍家畜起源的概念及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动物驯化的时间、地点、途径、家畜的野祖以及动物在驯化过程中的变异;介绍品种学说。

3. 教学重点、难点家畜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第二章家畜的生长与发育

1. 目的要求了解生长发育的概念、意义,熟悉家畜外形和体质的概念、外形学说、外形部位的一般要求及不同用途家畜的外形特点,掌握体质外形的鉴定方法,熟悉家畜生产力的种类和主要指标、影响因素及其评定原则掌握家畜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及研究方法。

2. 基本知识点介绍生长发育的概念、意义;家畜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及研究方法;以及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和培育原则。家畜外形、体质与生产力的概念、意义以及体质、外形、生产力的测量、计算和鉴定

3. 教学重点、难点生长与发育的关系,家畜体质外形的鉴定。

第三章选择原理

1. 目的要求了解选择学说、质量性状的选择方法、阈性状的概念与选择方法,明确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与选择效果的预测。

2. 基本知识点介绍质量性质、数量性质、阈性质的选择原理、方法以及选择效果的预估与途径。

3. 教学重点、难点质量性状的选择方法和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

第四章家畜种用价值的评定

1. 目的要求了解各种育种值的概念和选种方法,熟悉性能测定及系谱鉴定、同胞测定、后裔测定,掌握单性状的合并选择和多性状的综合评定方法,熟练掌握育种值的估计方法。

2. 基本知识点种用价值的评定就是对种畜遗传型的鉴定。鉴定种畜的表型可以根据其本身的表现,而鉴定种畜的遗传型则必须根据来自其亲属的遗传信息。本章主要介绍选种的方法、原理来选出优秀的个体留种。

3. 教学重点、难点合并选择和多性状的综合评定、育种值的估计。

第五章BLUP育种值估计

1. 目的要求了解BLUP法基础知识,掌握BLUP育种值估计方法,理解线性混合模型应用于遗传参数估计。

2. 基本知识点向量、加性遗传相关、线性模型基础知识;BLUP的基本原理、动物模型BLUP、其他模型下的BLUP、多性状BLUP育种值估计;最大似然法原理、REML基本方法。

3. 教学重点、难点BLUP的基本原理;动物模型BLU

第六章家畜个体选配

1. 目的要求了解选配的概念和作用,熟悉选配的分类及选配方法,掌握近交程度的分析与近交的应用,明确种群选配概念及方法。

2. 基本知识点介绍选配的概念、作用、原理和方法以及选配效果。

3. 教学重点、难点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的计算。

第七章新品种培育——本品种选育与品系繁育

1. 目的要求熟悉本品种选育、引种与风土驯化、品系繁育等概念,理解品种的分类,掌握本品种选育的原理及其基本措施,掌握品系繁育方法。

2. 基本知识点介绍本品种选育以及引种与风土驯化;介绍品系的概念、类别、作用、品系的建立与运用以及品系的鉴定与维持。

3. 教学重点、难点本品种选育的基本措施,品系建立方法。

第八章新品种培育——杂交育种

1. 目的要求了解杂交育种意义、作用和原则,熟练掌握新品种培育、鉴定与推广技术。

2. 基本知识点介绍杂交育种的意义、作用和原则;品种的杂交改良;新品种的育成以及新品种的鉴定与推广。

3. 教学重点、难点品种杂交改良的方法;理想型横交固定和多元测交原理及应用。

第九章杂种优势利用

1. 目的要求了解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念、意义,熟悉杂交亲本的选择和杂交效果的预测,掌握杂交方法。

2. 基本知识点介绍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念、意义和主要环节以及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果的途径。

3. 教学重点、难点配合力测定和杂种优势计算。

第十章家畜育种规划

1. 目的要求了解家畜育种规划的任务,掌握家畜育种规划制定方法,熟悉育种规划的工作程序。

2. 基本知识点介绍制定育种方案及其优化方法,确定育种目标、估计育种群可能实现的遗传进展、预测期望育种效益、确定遗传进展的传递模型。

3. 教学重点、难点制定育种方案和育种规划的工作程序。

第十一章家畜遗传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利用

1. 目的要求了解品种资源保存与利用的意义,掌握保种的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遗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

2. 基本知识点介绍保种的概念、意义和原理,保种方法,遗传资源保护、评价与利用。

3. 教学重点、难点保种方法,遗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十二章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1. 目的要求了解生物技术的定义、特点、研究领域,熟悉繁殖生物技术和分子遗传标记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2. 基本知识点介绍生物技术的定义、特点、研究领域;人工授精与AI育种体系、人工控制母畜繁殖周期、MOET育种体系、体外受精、性别控制、克隆技术、转基因动物;分子遗传标记与连锁图谱、数量性状基因座位、标记辅助选择。

3. 教学重点、难点MOET育种体系和标记辅助选择。


三、课程教学内容大纲各章、节基本内容,用标注为选学内容

论:一、农业、畜牧业与家畜育种

二、家畜育种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三、家畜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和内容:家畜育种的特点、任务、目前状况发展历史、研究内容。

第一章家畜起源与进化

第一节家畜起源:家畜的概念、分类地位、家畜的祖先

第二节家畜的驯化:驯养与驯化、驯化年代与地区

第三节家畜品种及其发展:品种概念、品种的形成与演变、品种分类

第二章家畜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外型

第一节家畜的生长发育:生长与发育概念、研究方法、规律性、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节家畜外形:外形概念和外形学说、外形部位的一般要求、不同用途家畜的外形特点

第三节家畜体质:体质学说、概念、分类、外形鉴定

第四节家畜生产力:概念、种类与主要指标、评定原则

第三章家畜的选择原理

第一节选择的概念及意义:自然选择、人工选择、选择的实质、选择的创造性作用

第二节质量性状的选择:家畜质量性状的类型、质量性状选择方法

第三节数量性状的选择:选择差和选择反应、选择效果的影响因素、选择效果的预测、间接选择

第四节选择方法:单性状选择方法、多性状选择方法

第四章家畜种用价值的评定

第一节个体育种值:估计育种值、相对育种值、综合育种值

第二节单性状育种值估计:单一亲属信息和多种亲属信息估计育种值

第三节多性状综合育种值估计:综合选择指数、约束与最宜选择指数

第四节指数选择法应注意的问题:应用的前提、指数选择效果与理论预测的差距、应注意的事项

第五章BLUP育种值估计

第一节BLUP法基础知识:向量、加性遗传相关、线性模型基础知识

第二节BLUP育种值估计方法:BLUP的基本原理、动物模型BLUP、其他模型下的BLUP、多性状BLUP育种值估计

第三节线性混合模型应用于遗传参数估计:最大似然法原理、REML基本方法

第六章家畜个体选配

第一节品质选配:同质选配、异质选配

第二节亲缘选配:近交、杂交

第三节近交系数计算:个体近交系数、亲缘系数计算

第七章新品种培育——本品种选育与品系繁育

第一节本品种选育:意义和作用、本品种选育的基本原则、本品种选育的基本措施

第二节引种与风土驯化:意义、自然条件对家畜的影响、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引种后的主要表现、引入品种的管理和选育提高

第三节品系繁育:品系的概念与作用、品系类别、品系建立与运用

第八章新品种培育——杂交育种

第一节杂交育种的意义、作用和原则

第二节杂交育种方法:级进杂交、导入杂交、育成杂交

第三节新品种的培育:新品种培育方法与类型、步骤、培育新品种应注意的问题、新品种的鉴定与推广

第四节理想型横交固定和多元测交原理及应用

第九章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现象及其在生产上的意义、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念与理论基础、杂种优势利用前景

第二节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杂交亲本种群的选优与提纯、杂交亲本的选择、杂交效果的预测、配合力测定

第三节杂交方式:简单杂交、三元杂交、轮回杂交、双杂交

第十章家畜育种规划

第一节家畜育种规划的任务:根据特定育种目标、制定育种方案并优化

第二节家畜育种规划方法:确定育种目标、估计育种群可能实现的遗传进展、预测期望育种效益、确定遗传进展的传递模型

第三节育种规划的工作程序:优化育种方案规划阶段、实施阶段

第十一章家畜遗传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利用

第一节遗传资源保护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机制

第三节家畜品种特性的保持

第四节遗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十二章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第一节生物技术的概念:生物技术的定义、特点、研究领域

第二节繁殖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人工授精与AI育种体系、人工控制母畜繁殖周期、MOET育种体系、体外受精、性别控制、克隆技术、转基因动物

第三节分子遗传标记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分子遗传标记与连锁图谱、数量性状基因座位、标记辅助选择


 


关闭当前页面
办公电话
 中心主任  83500348
 中心常务副主任  83403172
 基础实验平台主任  83536173
 应用技术平台主任  83500033
 校外实践平台主任  83500033
信息系统
1 设备查询系统
1 图书查询系统
1 校内电话查询